南澳生存日记(上)
Max
编者按:
对很多人而言,前往一片陌生的土地耕耘未来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的事。留学、出国打工、背包客旅行,这些词条听起来充满未知和期许:一切都是新的、可塑的。然而,《南澳生存日记》用朴实的语言描述了这些美好背后的重重困难——离开的勇气仅仅是面对险阻的第一步。因为当我们去谈论它,幻想它的时候,一切都显得容易了些。然而在万般憧憬后,我们总会迎来“祛魅”的一天。
《南澳生存日记》的作者带我们直面了这个过程:当她每天拖着疲累的身子和因剥鱼皮几近失去知觉的手指时,她对来到南澳打工的选择彻底祛魅了。如果生活褪去了幻想的色彩,你还愿意面对它本来的面目吗?作者的答案是肯定的:正是因为“祛魅”,一个人才能获得真实而强烈的感受,才能穿越幻想,建设生活。从做护工到在海鲜厂剥鱼皮、从海鲜厂到粮食厂和第二家全女工海鲜厂——在摸爬滚打的日子里,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。只有真的做了,才知道未来在哪里。
写这篇文章的时候,已经到了九月。上一次更新我的澳洲打工日记,是在26岁生日的前一天。后来,我很快就失业,过得极其忙碌又痛苦,便不再更新。如今,我已经从一个护工变成了海鲜厂的剥鱼皮女工,一边努力打字一边忍受着疼痛感。
在澳洲已经接近三个月了,我必须承认,背包客的生活实在太艰难,让我时不时都想放弃续签的生活,宁愿花大钱读硕士。与此同时,我又会劝自己再坚持一段时间,毕竟移动需要花钱,接下来回到城市也要面临找工作和租房的困境,那还不如继续坚持一段时间,也许会有收获。
就这样,带着纠结与矛盾,我在林肯港已经待了一个月多了。我现在终于找到了一份续签的工作,工时稳定,但工作辛苦且工资不高。我也在找其他高工资的工作,不停地投简历。我之前从没想到在澳洲的生活会过得这么苦,充满了压抑和压力。我真的能坚持到拿到永居身份的那天吗?
狼狈
八月初,我找到了一份护工的工作,每天给雇主家里做家务,包括洗碗、晾衣服、扫地和拖地等。
当时,这是我来南澳偏远地区找到的第一份工作,一周12到15个小时,时薪是税前30澳币。尽管工资不高、工时很少,但我没有别的选择,只能每天早起走路去工作。等下班后,我接着去投简历,走进去每一家路过的商店求职,试图找到一份工作,让我在这个陌生的城市生存。
护工的工作相对轻松,毕竟只是给雇主做家务而已。但每天洗大量的碗,以及清理繁多的狗毛时,我却产生了自我怀疑:当初我想来澳洲干体力活,想尝试另外一种生活方式;但当我真的在做体力活时,我却不是很喜欢。因为每天清理家务让我觉得烦躁,更让我对「婚姻和育儿」产生了恐惧:女性需要完成大量的家务,才能让这个家一直维持「好的生活状态」。我心疼雇主,但我也在提醒自己,一定不要结婚和育儿。因为我不想给孩子每天擦屎擦尿,不想洗很多杯子和碗,不想清理遍布家里的狗毛,更不想随时待命去回应哇哇大哭的孩子。我受不了这样的生活。我很难理解选择生很多小孩的家庭,实在是有太多家务了。
到了八月中旬,雇主的手逐渐好转,不再需要我的帮忙了。我的护工工作告一段落,准确地说,是我的洗碗工终于告一段落。这是好消息,也是坏消息。因为一旦护工工作结束,我必须要得到第二份工作,才能维持日常的开销,避免因为穷而被迫流落街头。
在做护工期间,我有找到一份在咖啡厅做服务员的工作。当时,我通过了试工,学会了做奶昔,做服务员也更加得心应手。我本以为接下来的时间,工时会越来越多。但到了周日,老板却告诉我由于淡季客人太少,给不了我太多工时,最后决定让我离开。
护工工作结束,咖啡厅服务员又没机会,我只能继续投简历,不停地去面试。但是,尽管我有接到一些面试机会,面试的过程感觉也很好,但后续却没有收到任何回复了。我觉得,有可能是因为我的签证(只能为雇主工作六个月),而老板更想要有永居身份的人;另一个原因是,林肯港处于淡季,没有太多游客,商店也没有生意。
但不管如何,我彻底失业了。在失业时,我除了继续找工作,也在反思自己为什么当初要来南澳。之前,我是因为南澳偏远地区491政策——只需打工六个月,每周30个小时,就拿到491五年的工签,并在五年内可以申请PR。也就是说,我来这里揾工,就是为了PR身份。
然而,当我来了之后,我才发现这里根本没有太多工作机会,南澳的当地人也不是那么友好,在这里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,很痛苦。我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应该来南澳,还不如直接留在墨尔本工作(毕竟大城市工作机会多),我就可以更快存到钱,不必为生存担忧。
很快,南澳移民政策也出来了,今年491的邀请名额非常少,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偏远地区的通道。我来南澳偏远地区争取491的想法彻底梦碎,只能申请学签读社工硕士拿PR了。那时,我不仅是失业,也对自己的所有选择产生了巨大的怀疑:我做的选择都是错误的吗?
庆幸的是,我在出国前把所有硕士申请的资料准备好了。来澳洲之前,我本来想申请加拿大或欧洲硕士,可惜都被拒绝了。但这些学签资料仍然有用,可以让我继续申请澳洲的社工硕士,只需要把英语提高到雅思4个7就好了。
过去,我觉得雅思4个7很难,还不如通过打工拿491,也许可以省钱。但当我完全找不到工作,又被不稳定的政策限制时,我必须要走一条有希望的路,那就是读书。读书起码让我有一个澳洲学位,可以在城市找工作,而不是一辈子做体力活。我真的不喜欢干体力活,而且也没有人愿意招聘我。
很快,我就做出了决定,今年赚钱,并且明年申请社工硕士。想清楚之后,我迅速拨通林肯港一家海鲜厂的电话,询问他们是否招人。他们之前问过我要不要去工作,但我怕鱼腥味太臭而且要早起,并没有去。可事到如今,我没有别的选择,必须去海鲜厂打工赚钱,哪怕只能存一点点钱,但有好过无。
从八月初当护工,到八月下旬决定入职海鲜厂当女工,从中又研究移民政策和思考未来,这仅仅只是过了四周——我却觉得度日如年,如同四年的时间。我战战兢兢、马不停蹄,睡觉都想着下一步的安排。
狼狈,我觉得自己在澳洲过得很狼狈。
女工
八月最后一周,我入职了海鲜厂工作,正式开始续签的生活。
在南澳林肯港,海鲜厂非常多,尤其欢迎背包客。因为这份工作非常辛苦,需要每天站着剥鱼皮,剥得手痛,所以很多人都不会长期在海鲜厂工作。除了手痛之外,员工还需要适应长时间寒冷的工作环境,以及臭烘烘的鱼腥味。
第一天上班的时候,我很庆幸自己终于找到工作。当时,所有人都是站着剥鱼皮,可以聊天也可以听音乐,但手不能停。在工作两个小时后,大家可以休息10分钟(Smoko Break),等到了中午11点时就可以休息30分钟(Lunch Break)。此外,海鲜厂也会免费提供牛奶,员工也可以自己制作咖啡。
值得一提的是,海鲜厂工作,是非常纯粹的体力劳动,不需要有很好的英语水平。如果在咖啡厅工作,员工英语不好,就会影响客人的就餐体验。但在海鲜厂,只要手能动,就能接着剥鱼皮。至于英语好不好,没人会在乎,你可以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剥,剥到下班。
然而,到了第二天,我的手指开始产生强烈的痛感,第三天已经出现没力气剥鱼皮的情况。但我不能停也不敢停,只能慢慢剥鱼皮。同事安慰我,这是正常的现象——因为手部之前没有经历过这么高强度的劳作,所以第一周的酸痛是必不可少的,而且这种适应能力是随着时间增加的,只能慢慢习惯。
除了剥鱼皮之外,我在这三天内还做了包装吞拿鱼和剥虾。包装吞拿鱼比较轻松,我只需要把冰塞在鱼的身体里,手不会那么痛。但剥虾就难了,我必须按照工作要求剥,既要快又要剥得干净。我最后学了半个小时,才终于把剥虾的工作搞懂。不得不说,真的不要小瞧各行各业,哪怕是体力活也是需要学习的,并非人人都能胜任。
干到第四天的时候,我因为手痛加上没有准备暖和的工作服(工作环境湿冷),直接感冒了。当天早上,我喉咙痛又流鼻涕,被经理送回家休息,在家躺了两天才稍微好一些。没工作的时候,我迫切需要工作,结果真的工作了却迅速病倒——我真的很弱。
身体好一些之后,我就在房东的介绍下,到二手店买了工作服和除臭的芳香喷雾。如果大家在澳洲找不到工作,只能去海鲜厂续签,可以参考我买的防臭物品:两到三套工作服,香水和喷香喷雾,好的洗衣液和柔顺剂,手套、头套和口罩。等我离开这个海鲜厂时,这些工作服就可以丢掉了。
在家休息了四天后,我的手指终于恢复了知觉,又开始了在海鲜厂打工的日子。这周成功坚持了三天,在第四天的时候才感觉到强烈的痛感,我想我的身体正在慢慢适应。不过,这份工作真的很辛苦,每天站着六个小时多,能坚持下来不容易。我很敬佩厂里的老员工。
现在,我还在找其他工作,希望能多赚一些钱,毕竟海鲜厂的工资不高。但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一次,我希望自己不知道南澳491政策,也不要来偏远地区打工,而是安心在墨尔本找工作,起码在城市还可以感受多元的文化。但在偏远地区,我却为吃不到一包螺蛳粉而倍感折磨。
如果你对打工度假签还有很多幻想的话,我会建议先在国内试试体力活,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几斤几两——我就是心存幻想,然后来这边忍受着「落差」。但朋友提醒我,如果没有这个签证,我根本不知道国内外差距,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干体力活。
是的,我正在为「认知」买单,为「虚无缥缈的幻想」买单,并为此付出了代价(被种族歧视/天天吃垃圾食品/每天为生存发愁),最后「祛魅」了。在国外生活,可能比国内要更苦。但我没有回头路了,更准确地说,是穷到连买回国机票的钱都没有了。
我必须在澳洲苟活。我甚至已经对国内的生活没有太多印象了,三个月如同三年。我的未来只会在澳洲,接下来只能努力自救,通过读书找到另一条路。
NEXT: 南澳生存日记(下)
Max